《汉书》记载:“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长十里”。这里所说东苑,史称梁园,又名“菟园”。在这个庞大的私家园林中,房舍林立,雕龙剔柱,飞禽走兽,无奇不全。竹影摇动,鹤声清鸣,天下雅士,纷至沓来,梁孝王刘武在此与文朋诗友把酒抒怀,吟诗作赋,留下一段千古传诵的佳话。感于斯,历代名人骚客多到梁园怀古,李白、杜甫、高适、枚乘等都曾在此留下了不朽名篇。其中,尤以李白的《梁园吟》最为著名。 让人“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的梁园,就位于有“豫东门户”之称的商丘市。 商丘,位于河南省东部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面积10704平方公里,人口820.59万(2006年底),下辖梁园、睢阳两区和夏邑、虞城、柘城、宁陵、睢县、民权六县及永城市。 商丘不仅仅是个地域概念,传说中的商丘、历史中的商丘、印象中的商丘、现实中的商丘……层层叠叠堆加起来,构成了一深邃丰厚的立体图案。 商丘是一本厚重史书。早在一万多年前,三皇之一的燧人氏在这里发明了人工取火,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人类文明历史的新纪元。商丘又被誉为“三商之源”,即商丘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是商人商业的发源地;是商朝开国帝王商汤灭夏后最早的建都地。2004年6月,著名历史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先生来商丘考察后,欣然题词:“商人、商业源于商丘。” 商丘自古为神州重镇。自五帝中的颛顼、帝喾起,经商汤时的商朝,西周时的宋国,西汉时的梁国,皆把商丘作为国都。宋朝又把商丘改为应天府和南京,作为陪都。其他朝代也在这里设郡置州,把商丘作为神州重镇。商丘历史上曾称亳、商丘、睢阳、宋国、梁国、宋州、宋城、归德府、应天府和南京等,每一个名称都有一段沉甸甸的历史。 商丘是一部姓氏大典。数千年来,帝喾高辛氏之后裔繁衍出千余姓氏,遍布海内外。汉民族人口最多的100个大姓氏中,帝喾之后占52个;台湾10大姓氏中,帝喾之后占6个。千余个姓氏的“根”在商丘。 商丘是一首雄浑史诗。这里不仅出现了大批帝王将相,而且涌现出了众多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科学家等等。这里是孔老夫子的祖居地,是庄子、墨子、惠施、魏元忠、张方平、石延年、侯方域和巾帼英雄木兰的故里,是司马相如、枚乘、邹阳、韩愈、欧阳修、晏殊、苏辙等文学大家的宦游地,是大唐忠烈张巡的殉难地,是李白、杜甫、高适、苏东坡等文坛巨擘无限向往的风水宝地。孟子曾在这里客居,孔子曾在这里讲学,汉高祖在这里斩蛇起义,颜真卿在这里留下墨宝,赵匡胤在这里发迹,范仲淹在这里苦读,苏东坡在这里题榜,苏三在这里吟唱,李香君在这里抚琴。在新的历史时期,毛泽东、刘少奇、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来这里视察,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指挥大战。 基于此,商丘发展旅游可谓得天独厚。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商丘旅游资源逐步形成了五大特点。 一是十个“最早”,名扬中外。这儿有中华文明史上最早人工取火的发明者——燧人氏;有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阏伯台;华商始祖王亥在此“立皂牢,服马牛,以为民利”,最早开创了用牛拉车进行商业活动的先河;中国最早的酿酒大师——杜康在此酿出了中国第一坛酒;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奴隶宰相、药剂专家、烹饪鼻祖伊尹;诞生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发明家——仓颉;有保留清代四合院最多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归德府城;有中国最大的汉墓群——芒砀山汉墓群;有中国最早最大的汉墓壁画;有中国保存最长最完整的明清黄河故道大堤。 二是古迹名胜,星罗棋布。有被世人誉为“敦煌前的煌”的汉墓壁画;有巡展十几个国家、震惊世界的金缕玉衣;有宋氏始祖微子墓;有道家大师庄子墓;有纪念巾帼英雄的木兰祠;有纪念大唐忠烈的张巡祠;有北宋时期全国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有中原四大名寺之一白云寺;有见证齐桓公霸业的葵丘会盟台;有纪念孔老夫子的文雅台;有爱情悲剧的青陵台;有风景如画的三陵台;有赵匡胤避暑的清冷台;有侯方域著书的壮悔堂;有李香君住过的翡翠楼……目前,商丘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处,现代革命胜地20多处,馆藏文物5万多件。 三是品位高雅,内涵丰富。古往今来,商丘名人荟萃,英才辈出,产生了不少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同时也有不少外地的文人墨客在商丘活动,留下了大量的诗赋、文章,使商丘的每个名胜古迹都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高品位的旅游价值。 四是奇特神秘,令人惊叹。汉高祖刘邦当年在芒砀山挥剑斩蛇起义,后人建碑作为纪念。此碑夜晚投以光束,碑前后分别呈现刘邦和吕后的影像,让人叹为观止;白云寺大雄宝殿东侧有棵黑槐树,其根植于铁锅内,被誉为一大奇观。 五是环境优美、位置优越。商丘东望江苏名城徐州,西邻七朝古都开封,南襟曹操故里亳州,北接牡丹之乡菏泽。商丘东距连云港300公里,是内陆走向沿海、沿海伸进内陆的桥头堡,处于中国东部工业发达区与西部资源富庶区的衔接点上,占据明显的地理优势和物资集散优势。商丘交通便利,京九铁路和陇海铁路,310和105国道均在商丘交汇,形成承东连西,起南贯北的黄金交通枢纽。连霍、商亳、商菏、商周等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横穿东西,在商丘境内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使商丘旅游资源的优势更加凸现出来。 商丘的年龄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托起了她今日奋飞的双翼;商丘的步履是沉重的,又是轻盈的,在原来条件差、底子薄的基础上,今天的商丘正加快发展,全面提速,朝着“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和谐兴市”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商丘,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989年被国家确定为对外开放城市,1991年被省委省政府列为特别试验区和河南省三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199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流通体制改革试验区,1998年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近年来,商丘又相继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综合试点市等桂冠。 走在商丘,市区内楼高街宽、车行如鲫,运河水秀、遍植绿地、环境幽雅、宜人而居,贫穷踪影、再难寻觅。在香港发布200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中,全国有289个城市参评,商丘以不俗的表现位列中国城市成长竞争力排行榜第26名和中国内地城市投资环境排行榜第24名。 游在商丘,众多的景点可能会让你乱花迷眼,但“一城、山、一水”却是不可错过的佳处。“一城”指商丘归德古城,全城外圆内方,形如铜钱。内城、城湖、城郭三位一体,保存完好,全国独一无二。古城内的景点星罗棋布,名胜古迹多达百余处;“一山”指芒砀山汉墓,它斩山作廓、穿石为藏,结构复杂,气势恢宏,宛如地下宫殿群。其工程之浩繁、技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由墓内所出土的汉代壁画、金缕玉衣、鎏金车马器、骑兵俑及大量精美的玉器等更堪称稀世之宝。“一水”指黄河故道游览区,一望无际的水面上,蒲芦摇曳,碧波荡漾,鱼虾追逐,水鸟欢唱。旁边的故道大堤被誉为“水上长城”、“绿色长廊”。春夏季节,百里花开凝香,长达数月不断;秋季万紫千红,硕果累累,色彩斑斓,景色迷人。冬季白雪皑皑,如同蜡像,别有情趣。黄河故道游览区被国内旅游界专家称为“迟到的发现”、“河南旅游业发展的后劲所在”。 目前,河南省政府已将商丘列为全省“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上的重点城市,使商丘西接古都洛阳、郑州、开封,北连曲阜、泰山,东往徐州、连云港,形成了一条黄金旅游线。 食在商丘,定会让您大饱口福。商丘是中华烹饪鼻祖伊尹的诞生地,亦是中华古老饮食文化的荟萃之地。商丘烹饪技法汇古今于一炉,地方特色各类名吃有千余种之多。像虾子烧素、砂锅羊肉、子衣炖甲鱼、乌鸡炖子衣、垛子羊肉、虫草炖葫芦鸡腿、炸八宝葫芦鸭、葱烧梅花参、翡翠鱼肚、三秋烤河鳗、三秋酸辣汤等,还有商丘水激馍、开花烧饼、葱油饼、胡辣汤、油茶等颇具古风的菜肴和小吃。商丘的土特产品也很丰富,像大有丰酱菜、白糖豆腐乳、许家汤圆、虞城贾寨五香豆腐干、永城辣椒砖、永城枣干、胡芹、蒲菜、惠楼山药、金顶谢花酥梨以及冉家糟鱼、魏庄麻糖、景家麻片、鸡爪麻花、虞城黑京果、麻花庄麻花都具有悠久历史,颇负盛名。 玩在商丘,花样别致。商丘历史悠久,民风古朴。丰富的历史积淀,使商丘形成一种独有的“本土文化”。商丘文化灿烂,轶闻趣事丰富多彩。这里有“相思树”的悲剧;有“月下老人”的喜剧;有“闹龙街”的幽默;有“葫芦诗”的戏谑;有“桃花扇”的传奇故事;有“高祖斩蛇”的神话传说;有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有鲜为人知的两桥趣话;有对邪恶势力的辛辣讽刺;有对善良行为的美好赞歌。 作为“本土文化”的重要体现,商丘的庙会文化、戏曲文化、民间舞蹈、民间工艺、饮食文化超越时空,仍然显示着诱人的魅力。 火神台庙会是商丘最为古老和盛大的庙会,简称“台会”老百姓又称其为“朝台”。它是由人们对祖先阏伯(火神)的祭祀演变成盛大的庙会。从前每年正月初四至初八,许多参加祭祀和庙会的人们,为阏伯添土圆坟并以敲打木棒、石块,吟诵悼念之词等古老的方式祭祀阏伯。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台的人越来越多,香火越来越盛。现在的庙会五彩纷呈,是一种各地民俗大展示,内容丰富多彩,观者人山人海。香客游人熙熙攘攘,算卦看相者不计其数,每天到会人数达十多万人。台会上,各地的地方戏、曲艺、杂技、魔术及高跷、鬼会、竹马、旱船、肘歌、花棍、独杆轿、拉秦桧、武术、龙灯等等各种民间艺术的表演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各路能工巧匠制作的泥老虎、布老虎、布娃娃、花枪、花剑、花刀、泥狗、泥鸡、面人、糖人、花灯笼、琉璃蹦蹦、泥响儿、竹响儿等等,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制作精巧、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其叫卖声也是各色腔调。 购在商丘,别有情趣。商丘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种繁多,如剪纸、刺绣、石刻、木刻、泥塑、面人等,让人见之爱不释手。另外、鸳鸯转香壶、山羊板皮、珍品刻瓷、宋州柳编、抽纱刺绣等也是颇具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泱泱商丘,看不尽的景点,说不完的历史,道不尽的佳话,走在商丘布满青苔的小径上,脚下踩着的可能就是秦砖汉瓦。现在的商丘,已走出深闺,走向世界。因为她丰厚的文化沉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但是商丘人民的骄傲,也应是河南、中国乃至及世界宝贵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财富!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河南商丘网
( 豫ICP备14014030号-7|
豫公网安备41140302000016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6 18:14 , Processed in 0.0804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