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造酒醉刘伶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杜康在河南伊阳酿酒的故事也驰名中外。但杜康在商丘一带的活动却鲜为人知。 杜康是夏禹王的四世孙,仲康之孙、相之子,其母名缗,为有仍氏(今山东济宁东南)女。据《竹书纪年》记载,杜康的父亲相为太子时,便居住在商丘。公元前 2033年即王位,建都商丘,帝相九年迁都斟灌(河南清封县东南)。帝相二十六年,寒浞父子发生叛乱,并占领了斟灌。帝相逃往斟寻(河南巩县西南),第二年寒浞之子浇又攻占了斟寻。帝相二十八年,浇杀相,相妻缗怀着杜康从墙洞中逃往有仍氏,生下杜康,后来杜康曾在有仍氏当牧正。寒浞父子闻讯后,以为是心腹大患,于是又追杀杜康,杜康奔有虞氏(今商丘市虞城)。有虞氏首领虞思封他为庖正,并将二女许他为妻。庖正是管厨师的官,夏季炎热,剩饭发酵后,有酒香味,杜康受到启发,于是发明了白酒。所以,《说文解字》云:“古有少康初作秫酒。少康,杜康也。”后来杜康为了给父报仇,恢复夏王朝,便与夏朝遗臣靡同心协力,发动有鬲氏(今山东平原西北)、斟寻氏、斟灌氏和有虞氏共同讨伐寒浞,杀寒浞父子,使中绝40年的夏王朝,又得到复兴,史称“少康中兴”。 杜康是用高粱酿酒的发明者。杜康即位后,虽不去亲自酿酒,但酿酒工艺却传遍天下,所以,全国各地便多处出现杜康酒。杜康酿酒对商丘的酿酒业影响很大。据考古专家从商丘坞墙出士的商代酒器分析,商代时商丘的酿酒业已相当发达。西汉著名文学家邹阳在《酒赋》一文中也记载了商丘的酿酒:“清者为酒,浊者为醴(甜酒);清者圣明,浊者顾(同呆)。皆曲湒丘之麦,酿野田之米。⋯同物而异味。”其意思是说,用麦作糖化发酵剂,用小米作原料,可制成清浊不同,味道各异的两种酒,即度数较高的辣酒和度数较低的甜酒。至今商丘民间还会用小米酿酒,名曰:“明醴酒”。这种酒度数不高,制作简便,而且还是一种舒筋活血的好药酒。因此,不少群众在家中自酿,除招待客人外,还常年饮用。 新中国建立后,商丘又发掘恢复了传统的酿酒方法,办起了林河、张弓:民权等酒厂,生产出了许多优质白酒、葡萄酒和啤酒,并名扬海内外。 解网施仁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汤有次外出,在野外见奔人正在张网捕鸟。那人将网四面张开,并祷告说或州从天下四方飞来的鸟,全都钻人我的鸟网吧!商汤见下说元时被这样。不是要将天下的鸟捕尽杀绝了吗?”于是商汤让侍从解开其中的生面网,只存一面,并余那人改变祈祷内容说:“想要往左飞的,就往左飞;想往右飞的,就往右飞;想高飞的,就高飞;想向下飞的,就向下飞;不听劝告的,就进入我的网。”汉江以南的列国诸侯听到这件事后说:“成汤的道德修养已达到了极点,竟能将恩德推广到禽兽身上,真是仁德之君啊!时,诸侯国纷纷叛夏归商,竟多达36个。 商汤解网施仁,恩及禽兽,深得民心,被视为仁德之君。所以11战而灭夏。说明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解网施仁这一故事,后来又演变头“网开三面”:和“网开一面”两成语。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河南商丘网
( 豫ICP备14014030号-7|
豫公网安备41140302000016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3 14:33 , Processed in 0.0675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