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前,柘城县大仵集附近有一条宽阔明净的河。它从西北来,遇高地一曲向东,接着又流向东南。它的名字叫“明河”。 相传永乐三年(1406),明成祖(燕王)朱棣夺取惠帝朱允炆的皇位后,惟恐江山不稳,下令搜捕惠帝的后裔,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惠帝亲族之一朱×x,为了逃避灭顶之灾,同结义兄弟13人渡过河,沿明河逆流而上来到此地,在南岸的高地旁烧火煮食,晒晾衣服。 落难而逃的人们,这时已疲惫不堪了。他们望着这人烟稀少,风景如画,又有象征旺盛、发达的龟形高地的良田沃野,感叹道:“天不绝我惠帝一族!” 于是,他们决定在这里安身立命,并共商自已新的姓氏。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卖姓被视为最大的耻辱。他们在想着《朱”字演变,终于商定了以“仵”(音“午”)为姓。《朱” 字埋头为“午”,下边的“人”字左迁即成“仵”字。从此 在中原、在《百家姓》谱中不曾见过的姓氏出现了。 在明河边,他们男耕女织,过上了悠闲康乐的生活。“仵家.村”诞生了。或许是因为没有战乱,它充满生机地延续着、发展着。这里地处要冲,商客过往,贸易慢慢繁荣。后来就被人们叫成了“大仵集”,一直延用到今天。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河南商丘网
( 豫ICP备14014030号-7|
豫公网安备41140302000016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5 11:57 , Processed in 0.14885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