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山属柘城县大仵乡,在城关镇东15公里。 原名前胡楼。因村居胡姓,有楼房,又在胡楼村前,故称。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年),神宗皇帝的老师沈鲤在归德府为官,称沈阁老。本村胡姓与沈鲤有表亲。相传沈鲤因公事私访来到此村。见一汉子身高六尺,在围观者中鹤立鸡群。此人浓眉大眼,膀宽腰圆,身材魁伟,走起路来地面颤动,俨然武士派头,令人望而生畏。沈鲤招问他: “你贵姓?” “我姓胡。” “叫啥名?” “我叫官。” 沈鲤欣喜地笑了:“象,象!真象个大官样!”话音一落,众人相视大笑,皆呼他“胡大官。”沈鲤问他:“你愿与我做事吗?”时值连年大旱,蝗虫藏日,民大饥,人相食。与官当差,何乐不为。这真是绊倒拾个元宝一一碰巧了。 到归德府不久,适逢神宗皇帝驾临沈府。当神宗皇帝与沈鲤在厅堂会谈之际,胡大官因事而过堂门,沈鲤招其入内。皇帝见,胡大官身着新装,体貌惊人,气度不凡,问其姓字。胡大官见此连忙下跪俯首低语:“万岁爷,小民叫胡大官。” 皇帝觉得好笑,反问:“你就是胡大官吗?” 沈鲤见风使舵随声插话, “胡大官快谢恩!万岁封你大官啦!” 胡大官印头不止:“谢万岁爷,小民不敢当!”皇帝听老师说出,只得以假成真封他官职—一内府待卫。胡大官巧受赐封,飞黄腾达。数年后置地千顷,广筑楼阁(遗址尚存)。村名改为胡大官庄。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春,豫东大旱,麦枯过半。夏又百天无雨,秋粮无收,糠秕入市,饿殍载道。徭役赋税繁重,胡大官庄农民王业山利用白莲教发动和组织农民起义。起义前曾去占卜吉凶,何处为宝地,起之能胜。占卜先生深知民意,只要王立山一声呼起,如火点薪,万众皆应。为让王立山就地起义,故曰:“前石门(前十门李村)、后石门(后十门李村)、两湖夹一山(两家胡姓居王立山家院两旁),后跟王虎雷(邻村),此乃必胜之地,定会一举成功。” 王立山大喜,是年夏,聚众万余,高举反清大旗,提出“杀赃官,打恶霸,救穷人”的口号。以大梁集、起台集、老王集一带为根据地,联合鹿邑、亳州、商丘等地的白莲教徒,围攻柘城县城。归德府参将刘万里率兵救柘,激战三天,起义军杀死赵万里(后清政府将赵葬于此村南,遗址尚存),挫败官军,攻克柘城。清《柘城县志》载:“王立山纠集白莲匪为乱。五月焚掠老王集一带••”起义军节节胜利,此地官军,望风披靡。 清政府为维护在豫东的统治,便调遣南阳、开封两镇督军镇压。起义军经数次殊死血战,终因兵力悬殊而失败。王立 山被俘,遭到惨毒杀害。清统治者对此起义胆颤心惊,余悸重重。下今此村王姓殊灭九族,不准再住王姓,住者殊杀勿赦。据说因“两湖夾一山,住王必造反。”自此村内王姓灭绝,村称湖夹山。后人演写为胡家山。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河南商丘网
( 豫ICP备14014030号-7|
豫公网安备41140302000016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5 11:29 , Processed in 0.09553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