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约前360一前 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哲学家。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记载:庄周“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他写了《渔父》、《盗跖》、《胠箧》等,用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阐明老子的学说。庄子善于行文措辞,描摹事物的情志,来攻击儒家和墨家。他的语言狂洋恣肆,随心而发,所以当权者无法利用他。 楚威王听说庄周有才能,派使者持重金去请他,并许以宰相之位。庄周笑着对使者说:“千金是重利,宰相是尊位。您难道没有见过郊祭时所用的牛吗?喂养它多年,然后披上绚丽的丝织品,送进太庙。这时它即使想变成一头孤独的小猪,难道可能吗?您快去吧,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高高兴兴地在污水里游戏,也不愿被当权者所束缚。” 庄周与孟子同时,与惠施是朋友。他与惠施在辩难中有些不同意见,但在思想上很接近。《庄子》又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五十二篇,但传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庄周喜托寓言以广其意,所以他说的人与事不一定是真有其人其事,只不过以此表达他对现实问题的批判和讽刺,或表达自己的看法。关于“全性保真”,庄周曾以马作比喻道: 马,蹄可以践踏箱雪,毛可以抵御风寒,吃草饮水,举足跳走,这是马的真性。可是伯乐说他会治马,于是削马蹄,剪马毛,在马蹄上钉铁掌,绊马腿。这么一来,十匹马总要死之二三;何况使它挨饿,还要鞭策它,这样死伤不下一半。因此,庄周说,把淳朴之木摧残以为器具,这是工匠的罪过;使马不得生趣而被残害至死,这是伯乐的罪过;使人不得生趣,把“织而衣,耕而食”的无所为的美德舍弃,以仁义相粉饰,这是圣人的罪过。 所谓庄周梦蝶,说他当梦为蝶时,他很乐意,这就是他寻求的人生的最后归宿。妻死则“箕踞鼓盆而歌”。这一切又说明庄周是在无可奈何的境地中,追求内心的调和而自我麻醉。 庄周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他的文章想象奇幻,富于浪漫。 往往融叙事、说理、抒情于一炉,文辞富丽,气势磅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所以,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总之,庄周在哲学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并成为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河南商丘网
( 豫ICP备14014030号-7|
豫公网安备41140302000016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 11:25 , Processed in 0.8133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